最近,在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之余,又品讀了老舍先生的《二馬》這部書,由此更加深了對二十大報告的理解與感悟,也進一步增強了對當今盛世的民族自豪感和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崇敬之情!
《二馬》是老舍先生1920年代在英國留學時寫下的一部長篇小說,大意是:北京人馬氏父子在異國他鄉(英國倫敦)追求事業、愛情,同時作為弱國人民遭受歧視以及其他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的辛酸故事。老舍先生通過小說中的描寫,揭示了中國人在強國人眼里都是殺人放火吸毒之徒,天下的壞事沒有中國人不干的。我們試引用一段:
“在倫敦的中國人,大概可以分作兩等,工人和學生。工人多半是住在東倫敦,最給中國人丟臉的中國城。沒錢到東方旅行的德國人,法國人,美國人,到倫敦的時候,總要到中國城去看一眼,為是找些寫小說,日記,新聞的材料。中國城并沒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住著的工人也沒有什么了不得的舉動。就是因為那里住著中國人,所以他們要瞧一瞧。就是因為中國是個弱國,所以他們隨便給那群勤苦耐勞,在異域找飯吃的華人加上一切的罪名。中國城要是住著二十個中國人,他們的記載上一定是五千;而且這五千黃臉鬼是個個抽大煙,私運軍火,害死人把尸首往床底下藏,強奸婦女不問老少,和作一切至少該千刀萬剮的事情的。作小說的,寫戲劇的,作電影的,描寫中國人全根據著這種傳說和報告。然后看戲,看電影,念小說的姑娘,老太太,小孩子,和英國皇帝,把這種出乎情理的事牢牢的記在腦子里,于是中國人就變成世界上最陰險,最污濁,最討厭,最卑鄙的一種兩條腿兒的動物!”
老舍先生寫到這里,都忍不住悲憤地說:
“二十世紀的‘人’是與‘國家’相對待的:強國的人是‘人’,弱國的呢?狗!
中國是個弱國,中國‘人’呢?是——!”
我想,老舍先生寫到這里的時候,一定是滿眼淚水,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當時他所留學的英國作為完成兩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參與者,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霸主的資產階級陣營的重要成員,英國人當然瞧不起國內自相殘殺,戰亂不斷,在國際上沒有任何發言權的中國人,因為你所處的這個國家是——弱國!
老舍先生緊接著寫道:
“中國人!你們該睜開眼看一看了,到了該睜眼的時候了!你們該挺挺腰板了,到了挺腰板的時候了!除非你們愿意永遠當狗!”
可是,當時的中國軍閥割據,群雄混戰,也是列強恣意欺辱中國之際,內憂外患,民生艱難。
1924年夏,當老舍以弱國子民的身份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漢語教師,當他真切地處于西方資本主義強國的社會環境中時,所獲得的感受之一,就是強烈而深刻的文化震驚與民族屈辱感。我們的國家太弱了。我們的國家何時才能強大起來而不受外人的歧視?我們的強國之路在哪里?老舍先生在小說中試著給出自己的答案:
“中國人忘不了‘美’和‘中國’,能把這兩樣充分的發達一下,中國的將來還能產出個黃金時代。把科學的利用和美調和一下,把不忘祖國的思想用清明的政治發展出來,中國大有希望呀!”
同時,老舍先生呼吁我們的國人,不論是誰,不論貴賤貧富,都應當實實在在地干實事,而不是喊口號,“不論是偉人,是小人,自要有極強的意志往前干,他便可以做出點事業來。事業的大小雖然不同,可是那股堅強的心力與成功是一樣的,全是可佩服的。最可恥的事是光搖旗吶喊,不干真事。只有意志不堅強的人,只有沒主張而喜虛榮的人,才去做搖旗吶喊的事。這種事不但沒有成功的可能,不但不足以使人們佩服,簡直的連叫人一笑的價值都沒有?!?/span>
就像小說中寫到的,老舍先生把希望寄托在年輕人身上,并給他們以鼓勵,“把紙旗子放下,去讀書,去做事;和把失戀的悲號止住,看看自己的志愿,責任,事業,是今日中國——破碎的中國,破碎也還可愛的中國!——的青年的兩付好藥!”
但是,鑒于時代使然,寫作《二馬》時候的老舍先生對我們那積貧積弱的國家雖然滿懷希望,但畢竟預判不了明天,預判不了誰才能拯救這個病殃殃的大國,這個大國何時才能真正地強大起來。
今日,老舍先生,請看今日之中國!
二十大報告中,已經回答了老舍先生的企盼: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百分之十八點五,穩居世界第二位;谷物總產量穩居世界首位,十四億多人的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制造業規模、外匯儲備穩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居世界第二位,研發人員總量居世界首位;我國成為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我們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倡導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旗幟鮮明反對一切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時值今日,苦難深重的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終于實現了獨立自主,自立自強,正沿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道路奮勇邁進。這正是憂國憂民的老舍先生們之所愿,之所盼。這條道路來之不易,正如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難走向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從來就沒有教科書,更沒有現成答案。黨的百年奮斗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貫穿其中的一個基本點就是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span>
《二馬》這部作品應當列入我國當下青年人的必讀書目,讀一讀老舍先生在1920年代對建設一個強大中國的強烈企盼和發自心底的悲憤吶喊,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企盼,為什么會發出那樣的吶喊,看看當時的中國人在強國人眼中是什么,你就明白了。
今天國人的幸福生活彌足珍惜,今天國家的國際地位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我輩更努力!
中共呼和浩特市律師行業委員會
第二聯合支部
書記:宋孝彬
二〇二二年十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