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業務領域:
工作地點:
高級合伙人|黨支部書記|主任
呼和浩特
宋孝彬,退役軍人律師,內蒙古北梁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黨支部書記,主任。1998年畢業于內蒙古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2007年畢業于內蒙古大學民商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班。2006年取得法律職業資格,在武警邊防部隊從事法律援助和教學工作,自主擇業后轉為專職律師,并發起創辦內蒙古北梁律師事務所。擔任內蒙古自治區工商聯人民調解委員會副主任,內蒙古自治區總商會律師服務團副團長,內蒙古自治區法學會退役軍人法治保障研究會副秘書長,內蒙古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促進會常務理事兼法律顧問,內蒙古商貿物流與服務業協會副會長,呼和浩特市呼倫貝爾商會副會長,呼和浩特市愛國擁軍促進會理事。
主要業務領域:涉軍警法律事務,突發事件應對處理,訴訟仲裁事務。
自主擇業離開部隊后做專職律師,為客戶單位做法律講座
宋孝彬是個兵,一個“老兵”。
每每提起自己的軍旅生涯,他都特別驕傲。當年他從內蒙古大學法律系畢業后,在內蒙古呼倫貝爾盟新巴爾虎左旗工作,從基層連排做起,一路踏實肯干,曾在公安邊防部隊從事法律援助工作,后轉為專職律師。近日,記者專程采訪了宋孝彬律師,聽他講述自己當年鐵馬冰河,保家衛國的激情歲月。
懷揣“法治之夢”的人
在部隊參加野外打靶訓練
部隊拉練期間,主持學員法律知識測試
宋孝彬1974年出生在山東的一個偏僻農村,七歲時隨父母作為“闖關東”的后裔遷到內蒙古的呼倫貝爾盟。1998年從內蒙古大學法律系畢業后參軍入伍,2006年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取得了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年輕時的宋孝彬干練有為,多次立功受獎。離開部隊后,他對自己仍是一如既往的嚴格,承擔的工作絲毫不比年輕人少。但對自己嚴格的宋孝彬對學生卻非常包容,多年的帶兵經驗,讓他更喜歡跟學生們交流。講課時激情澎湃,旁征博引,引人入勝。一路走來,他帶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執著探索,無畏攀登。
部隊拉練期間,主持學員法律知識測試
考取了律師資格證后,宋孝彬就先后開始了律師工作,工作繁忙而充實,辦案經驗逐漸豐富。但他想起邊防線上還有那么多無助的人,就覺得有責任、有義務給他們提供起碼的法律援助。
參加野外打靶訓練
在他眼里,律師作為法律職業共同體的一員,肩負著維護法律尊嚴、追求公平正義的責任:“人需要幫助,就覺得有責任、有義務給他們提供起碼的法律援助?!彼涡⒈蜻@樣對記者說道。
軍旅生涯結緣法律工作
與維和英雄閆海生戰友合影留念
2008年12月,“內蒙古自治區法律援助中心公安邊防部隊呼和浩特指揮學校工作站”正式掛牌成立,宋孝彬為負責人。從掛牌開始,他把法律援助中心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呵護,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嘗盡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但他無怨無悔。
法律援助中心成立后,無論從組織架構、人員配置、制度構建,均取得了驕人的業績。中心成立短短兩年,宋孝彬和他的團隊共解答廣大官兵和駐地群眾各類法律咨詢300余人次,代擬法律文書30余份,代理法律援助訴訟16起,共幫助當事人追回各項補償款、醫療費150余萬元,成為邊防官兵和駐地群眾在涉法涉訴道路上“離得近、叫得應、信得過、靠得住”的有力幫手。
經過他的不懈努力和誠信發展,法律援助中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宋孝彬所援助的幾起案件均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收到了預期的法律效果。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在部隊獲獎三等功一次,嘉獎三次,并被評為優秀教員三次。
為弱勢群體討公道
一天,宋孝彬接到電話稱,溫圖高勒邊防干部巴某家在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他家有一片草場因10年前沒有簽訂承包合同,被嘎查(村)委員會占去修沙壩,不給補償,使巴某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巴某因這事心急如火,卻毫無辦法,宋孝彬,為巴某家提供法律援助服務。經過半年的艱難取證、反復交涉,講情、講法、講理,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
二連邊檢站干部趙某的外甥上課時被老師扔過來的鑰匙誤傷了左眼,造成視網膜脫落。趙某找到宋孝彬需要法律援助。在與校方及肇事者進行溝通交涉時,校方推卸責任,并以肇事者經濟條件差,承擔不起賠償金為由拒絕賠付。然而孩子病情嚴重,不能耽擱,高額的醫療費用卻無法解決,事情陷入了僵局。了解情況后,宋孝彬多次前往該校進行協商和溝通,并查閱了大量在學生人身賠償方面的法律文書。最后,一紙訴狀將學校告上了法庭,經過法院判決,學校負主要責任,承擔醫療費、護理費、營養費及后續治療費共計人民幣20余萬元。
咬定青山不放松
“我們要像敬畏上天一樣敬畏法律!作為一名律師應該是正義的匡扶者,尤其是要有人文關懷和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要像一個真正的斗士,為權利而戰,為正義而戰?!边@是宋孝彬最喜歡的一段話,也是他的人生信條。
某個寒冷的冬日,急促的電話聲驚醒了正在酣睡中的宋孝彬。從來電中他了解到,孫某的父親在鄂爾多斯市某工地打工,不慎從高空墜落死亡。孫某家世代為農,母親常年患病臥床,妹妹上學,還有80多歲的爺爺需要照顧。其父生前所在的施工單位只答應以人身保險為準,賠償人民幣12萬元。
宋孝彬了解到情況后,第二天早上就駕車親赴施工地點,與廠家交涉。但施工單位仍以各種托詞拒絕增加賠付。在多次交涉中,施工單位得知宋孝彬替官兵維權分文不取時,對他的人品感到由衷地敬佩:“這年頭,竟然還有這樣的‘傻子’!”最終,施工單位在原定賠償款35萬元額度的基礎上,又多賠付了10萬元。而宋孝彬在與施工單位的多次交涉中,累計搭進去車輛油料費、食宿費2000余元。
為部隊培訓班開班講話
創辦律師事務所
宋孝彬創辦律師事務所的初衷很簡單,原本只是懷著退役后“不給政府添麻煩、脫下軍裝再創業”的樸素情懷,勵志創辦一家具有軍人光榮傳統和軍人作風的律師事務所。隨著時間的流逝,軍旅生涯帶給宋孝彬的那股正氣,已經深深刻入他的骨髓。宋孝彬在律師訴訟領域堅持不懈,也許是對正義的堅持,為他贏得了地位和尊重。
開展部隊法律援助義務咨詢工作
退伍創業,不忘來程。走進宋孝彬的律師事務所,內部管理軍事化,外部業務軍隊化,人員作風軍人化。內部管理,全面學習借鑒軍事管理中的好方法、好路徑,規范有序地融入日常管理;外部業務,以服務軍警部隊為特色,主要開展軍警部隊的法律服務工作,同時,對軍人及軍屬出現的法律問題和糾紛免費提供法律援助,架起軍警民共建的和諧橋梁。在人員管理方面,宋孝彬教育引導事務所的律師和工作人員,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懂規矩、守紀律,把軍人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注入律師隊伍,為律師隊伍樹立新的旗幟和標桿。
在部隊處置突發事件后留念
訪談過程中,宋孝彬律師始終用一種平和的語言在表達,他清晰的思路、溫和的笑容、堅定的信念,讓人覺得他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力量。從他的表情及表述的字里行間,我們讀到了他對社會、對他人、對事業的熱愛,對目前自己定位的自信,以及對法治中國強烈追求的獨到見解與深沉思考。(文章來源于中華風采人物網,記者郭恩紅)
手機掃一掃
關注北梁律所公眾號